
净化疾病之角与我唯一的愿望:淑女与独角兽间的中世纪法则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我们来讲一讲去除疾病的“独角兽”,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康顺遂。
世间传闻有这样一种动物,它优雅、神秘,它的角可以净化水源,可以让人百毒不侵,远离一切疾病,这种动物正是独角兽。
lo裙柄图中多次运用这种美丽的动物,且广受大家喜爱。其中有一幅柄图很有说头,她常被称为“独角兽”或“贵妇与独角兽”——一位衣着光鲜的女士站在帷幔前,一位侍从手捧宝匣侍奉,女士身边还环绕着狮子、独角兽、猴子、狗等动物,独角兽和狮子手中各举着一副新月图形的旗帜,整体背景为红色底色和满布的植物动物花纹(千花纹mille-fleurs)。



01淑女与独角兽
这件的柄图其实来源于法国1500年左右制作的的一组挂毯。原作一共有六幅,名叫“淑女与独角兽”(The Lady and the Unicorn ,法语: La Dame à la licorne),现藏于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u Moyen Âge,原克吕尼博物馆Musée de Cluny )。被选中做成小裙子的正是在六幅中谜团最多的最后一幅。

这套挂毯于1841年被法国文物总监,同样也是《卡门》的作者——梅里美(Prosper Merimee)发现。

经长达半世纪的研究后,学者们因为壁毯上的纹章而确认它属于法国里昂的让·勒维斯特(Jean Le Viste,纹章使用时间为1457至1500年去世),它的制作时间为1485年至1500年之间,由法国艺术家设计。曾有观点认为这组壁毯是一件结婚礼物,但因为壁毯上并未出现结婚对方的家族纹章等图样,因此也有观点认为维斯特家族订制此套华丽的壁毯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显示自己的财富。

那么,这套挂毯本身有多么重要呢?
它是“中世纪的最伟大的艺术品”,又因为美丽而谜团众多,被称为“中世纪的蒙娜丽莎”。它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作家乔治·桑德(George Sand)、奥地利诗人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诗人梅·萨顿(May Sarton)等文学家的著作中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并且到了今天,许多流行文化创作中,仍然时时引用这幅挂毯!


02六幅壁毯
壁毯在中世纪城堡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用来装饰,又可以为中世纪高大空旷的城堡御寒,中世纪贵族们对壁毯的摆放都有自己十分讲究的一套规则。
这一套壁毯总共六幅,在中世纪博物馆中顺序从左至右被还原为:《味觉》(Taste)、《听觉》(Sound),《视觉》(Sight),《嗅觉》(Smell),《触觉》(Touch),最后是《我唯一的愿望》(A Mon Seul Desir)。

《味觉》(Taste)对应淑女手拿糖果。淑女一只手在仆人呈上的盘子中拿取甜品,视线则聚焦在另一只手上的一只鹦鹉(有说法说是猎隼,因为淑女手上戴着驯鹰用的手套)她的脚下跟随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猴,猴子正享用着甜食。代表着味觉的沉溺。

《嗅觉》(Smell)对应淑女编织花冠。图中淑女低头编织花冠,她身后的猴子从花篮中偷出几朵,捧在手中细嗅。代表嗅觉的沉溺。

《触觉》(Touch)对应淑女握着独角兽的角。这幅图中,狮子不再擎举旗帜,温驯地坐在一旁,淑女一手握着印有家徽的旗子,另一只手握住独角兽最珍贵的的角。 代表触觉的沉溺。

而这套壁画除了这五感之外,还有第六幅画。

这就很让人脑洞大开了,除了五感外,第六感难道是什么玄学感知吗?
其实并不然。在中世纪,人类的感知被视为邪恶堕落的来源之一,“五种感官”是没有神性的,存在贬义,因此需要“第六种感官”来加以制约和升华。
03我唯一的愿望
这幅用于裙子柄图的壁毯,正是这一套作品中至今谜团最多的最后一幅——手捧珠宝,被众星捧月的淑女,背后的帷幔上书写着整套挂毯中唯一的文字:我唯一的愿望(A Mon Seul Desir)。
1973-1974年,《淑女与独角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当时给第六幅定的名字是”选择首饰”意为淑女是在妆扮自己,彰显身份。阿兰·埃尔朗德-布朗登贝尔(Alain Erlande-Brandenburg)等学者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这幅壁毯表现的是淑女摈弃感官享受,她背后的大门象征着心灵,淑女打开心扉,表露本愿,摒弃五感,从而达到把持心灵的目的。淑女不是在女仆递给她的珠宝盒里选择首饰,而是恰恰相反,把她此前戴在脖子上的项链取了下来,以此表明她决意摆脱感官享乐的诱惑。所以,它应该是最后的、最核心的一幅。

根据中世纪整体宗教主导,提倡禁欲,倡导人类摒弃五感的文化氛围,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整套壁毯中作为点睛之笔的最后一幅,表现的应当就是这一观点——第六种感觉就是心灵的意志。淑女的愿望也就是第六种“内在的感官”,它控制着心灵,比另外五种“外在的感官”要更为强大。
“A Mon Seul Desir”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舍弃这些带来杂念的“身外之物”,坚守自己虔诚的内心。
04中世纪的独角兽等隐喻
这套挂毯上,除了淑女这位主角,构成整个画面的还有众多动物、植物和装饰物,在中世纪这个保守晦涩的时代中,动物和物品往往成为表达的载体,它们的身上隐藏着众多的故事和隐喻。
独角兽正是整组挂毯中除淑女外当之无愧的第二主角。人们对它的热爱,从公元前一直到今天经久不衰。那么这样神奇的动物,究竟从何而来呢?
最早记载独角兽的人其实也没见过这种生物,他是从一位旅人的口述中听说来的。公元前398年,古希腊的史学家克特西亚斯(Ctesias)在他的著作《Indik》中记录了一段从旅行者口中听来的异国传说:“那是一种印度的野兽,它们大小与马类似,或者更大一些,通体白色,有着深红色的头部和深蓝色的眼。它们的前额上长着一根约1.5英尺长的角。”
从此,独角兽这个神秘的形象便流传开来。
《圣经·旧约》在公元3世纪,从希伯来文翻译为希腊语时,犹太学者把其中的生物“re’em”错译为“独角兽”,随着它的发行,以及后续翻译版本的沿用,一时间几乎所有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了独角兽的存在。


到了中世纪时,独角兽已经演变为一个文化作品中常见的符号,它代表着爱情、女性的纯洁、欲望、珍贵和稀有等含义。传说独角兽角有净水解毒,甚至起死回生的作用。在传统的中世纪,国王贵族都希望能避免被人毒杀,独角兽的角渐渐变得奇货可居。
(主页娘私以为独角兽角的净化作用和中世纪的黑死病蔓延也脱离不开关系,洁净的水,能去除疾病的角,对当时陷入愁云惨雾的欧洲来说,想必是十分珍贵的,但这一点并没有找到权威的依据,所以在这里仅作猜测,希望更渊博的小可爱们能来一起帮忙丰富指正我们的文章哦~)

(壁毯中,独角兽将角放入水中洁净水源。)
而独角兽本身性情暴虐,极难捕捉,它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喜欢纯洁的少女。猎人们便投其所好,选取一名纯洁的少女去做诱饵,独角兽就会被少女吸引而来,俯在她的大腿上,被拥抱哄睡。这时猎人们便跳出来打破这一美好的画面,将独角兽制服,带回宫殿。


在挂毯中,其他动物的身后也隐藏着众多故事,常常与独角兽对称出现的狮子是耶稣的象征,也是权利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狮子负责擎举家族旗帜的原因。至于狮子与独角兽匹配出现,也是早有渊源——在《一千零一夜》辛巴达的第二次航行中记载:独角兽唯一的敌人是狮子,诗人Edmund Spenser于1590年创作的”The Faerie Queene”也描述了它们之间凶残的较量。狮子和独角兽是旗鼓相当的敌人,后来独角兽也渐渐衍化出了高贵权利的象征含义。

除此以外,图中其他动物、植物的含义则是众说纷纭。在《列那狐游记》中,狮子就象征专制昏庸的国王,小动物象征平民百姓。有人认为壁毯中的鹰或可代表视觉,猴子或可代表味觉……时间过去了太久,许多原委已漫漶在历史中,或许这也正是社科类学科的一种魅力所在吧。
这条颜色红红火火又带有独角兽的柄图,也许就是非常适合今年新年开篇的小裙子之一了……虽然今年开头诸般不顺,但主页娘相信一切都会过去。愿各位都能坚守自己内心,成为坐拥独角兽的淑女和绅士,百病不侵,接下来听到的全是好消息!
转载自微博@LOLITA_OLOGY